重燃胃癌晚期患者的希望之光——记沧州市人民医院医专肿瘤院区胃肠肿瘤中心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沧州胃肠肿瘤中心挂牌成立了。”2016年4月15日,在沧州市人民医院医专肿瘤院区门诊楼12楼胃肠外科病区门口,一场简洁的揭牌仪式在这里进行。
没有鲜花,没有贺词,庆祝挂牌仪式最好的“礼物”,是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专家团队为门诊、住院患者开展的会诊。
2015年12月26日,沧州市人民医院医专肿瘤院区正式搬迁,胃肠外科作为医院成立最早、技术力量成熟的科室之一,率先在这里以多学科共同协作,组建起胃肠肿瘤精准治疗团队。而这场简洁的仪式,揭开了医专肿瘤院区胃肠肿瘤中心飞速提升和发展的序幕。
今年7月26日,夏日骄阳似火,对66岁胃癌患者刘大爷来说,这一天却是无比明媚、美好的一天。十多天前做完腹腔镜微创手术,现在可以出院开始正常生活了。开心的笑容绽放在他和家人的脸上。
2017年5月,市民刘大爷肚子胀痛了一个多月,终于忍不住到人民医院医专肿瘤院区来就医。以前他就有胃食管反流的病史,这次胃痛难受,经过胃镜和CT检查,竟然查出了胃癌晚期,并且肝转移。
胃癌作为我国发病率最高的癌症,使无数人闻之色变。这一消息对刘大爷一家人无疑是晴天霹雳。“我们中心早就开展了MDT诊疗模式,针对刘大爷的病情,影像科、胃肠外科、肿瘤内科、介入科、放疗科、化疗科等科室组成的肿瘤精准治疗团队迅速开展会诊,再结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专家的诊断,为他制定了个体化、精准化的治疗方案——先以化疗控制、消除肝部转移病灶,然后再进行手术切除胃部肿瘤。”胃肠外科主任周国庆介绍说。
三周期化疗后,刘大爷胃肠道因不耐受出现呕吐情况,密切监护的医疗团队立即查明情况,调整了用药方案,后续的化疗效果非常好,在定期的复查中,病情一直保持稳定。
肿瘤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涉及的学科也是多方面的。胃肠肿瘤中心每周会诊研讨患者病情,各科室根据病情进展不断调整优化治疗方案,让整个治疗过程始终保持精准。
今年6月,周国庆为刘大爷复诊,这次检查结果喜人——肝转移病灶消失了!3年的坚持和努力终于迎来了曙光。7月10日,刘大爷进行腹腔镜微创手术,对胃部原发灶进行切除。手术后,胃组织标本送检,只有极少的黏膜内癌残留,淋巴结未见癌转移。9月份,患者再次来院复查,恢复情况良好,已经可以像正常人一样工作生活了。
像刘大爷这样的患者,只是胃肠肿瘤中心MDT诊疗模式受益者之一。
5年来,已经有2000多名胃肠肿瘤患者通过多学科诊疗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在去年年底,由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和沧州市人民医院联合举办的“中国胃肠肿瘤国际论坛”上 ,沧州市人民医院被定为“消化肿瘤多学科诊疗试点医院”,在胃癌规范化治疗的征程上不断迈进。
如今的人民医院医专肿瘤院区胃肠肿瘤中心,已经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专业诊疗团队,汇集了顶尖的技术、科研胃肠外科骨干人才,优秀的护理团队及先进医疗设备。
胃肠肿瘤中心拥有全国领先的奥林巴斯4K高清腹腔镜器械,保证手术视野更加清晰,更能保证手术质量。科室特色专业包括胃癌、结直肠癌的微创手术治疗,尤其是小切口胃癌微创手术以及保留功能的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已达省市级先进水平。手术切口小,患者术后恢复快,有效地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低位直肠癌保肛率高达75%,使患者在获得肿瘤根治的前提下大大提高了生活质量。腹腔镜腹壁疝手术目前能够做到术后第二天出院,大大的减少了患者住院时间及手术费用。
《沧州晚报》 刘琰/杨惠麟/邢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