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医院文化 >>抗疫一线 >> 正文

医院文化

抗疫一线

抗疫一线| 张越:如果有“万一”,那就当给我的职业生涯,划个句号吧

浏览次数:
字号:
+-14

  2月8日,正在接受医学隔离观察的沧州市人民医院医专院区超声医学科主任张越,再次接到“作战指令”:马上进入隔离病房,给患者做超声检查。从2月4日第一次进入隔离病房完成超声检查工作,这已经是他第三次“出征”了。而他的隔离日期,也随着这样的新任务而一次次后延。

  张越,56岁,从医35年。战斗打响后,他主动申请参战,而作出这个决定最“自然而然”的理由,是科里的“孩子们”都小,面对未知,他觉得自己就得站出来,“如果真有‘万一’,那就当给我35年的职业生涯,划个句号吧!”

微信图片_20200310150348.jpg

主动参战因为“我没什么负担”

  战斗打响以后,沧州市人民医院各个科室的医护人员积极参战。张越和科里的副主任,被医院列为了备选。后来,将更加年轻的副主任,列为了第一人选。

  2月4日上午11:00,张越像往常一样参加省市专家对收治确诊重症患者的视频会诊。当时正好有一名病情及其危重的患者在沧州市人民医院医专院区内的隔离病房内接受治疗。专家们需要对这位病人进行超声检查,以作为调整诊疗方案的重要依据。

  此时,沧州市人民医院首批“逆行英雄”已经在隔离病房内展开了工作。面对这个情况,张越作出了一个决定,那就是自己上阵,去隔离病房完成这项任务。他说,当时是“自然而然”作出了这个决定。一是他参加过当年抗击非典的斗争,有着相对丰富的经验;二是科里的“孩子们”在他眼里都还小,正是负担重的时候。张越说,他当时想的是,自己现在孙子孙女都有了,82岁的老母亲身体也还不错,妻子可以照顾得很好。

  另外,张越提到,医院今后的发展,就得依靠医院里的这些年轻人了。想来想去,觉得自己没什么“负担”。

微信图片_20200310150350.jpg

进隔离病房前紧急动了一台手术

  进入隔离病房需要提前准备相关的设备,还要紧急搭建局域网,以用于图像的传输。医院各个相关部门紧急运转,各项准备工作迅速到位。

  可就在这时,张越还赶紧安排科里的同事们,立即联系一位患者,提前为其进行手术。

  这位患者患的是胆管癌,需要行超声引导下经皮胆囊置管引流术。患者的病情已经不容再拖,越早手术越好。本来,这台手术是安排到当天下午3点半,但现在张越需要进入隔离病房,手术只能提前。

  下午2点,这台手术提前进行。3点左右,手术成功完成。

  此时,一台经过相关防护处理的彩超机已经准备好。张越推上它,走向隔离病房。

  在作出进入隔离病房这个决定之前,张越是和妻子商量了的。当时妻子也是一愣:你这么大岁数了,为什么不让年轻人去呢?张越也解释了一下自己的想法,妻子很快就理解了,也支持他的这个决定。他主动要求进入隔离病房,给院领导发了一条信息:如果真有“万一”,那就当给我35年的职业生涯,划个句号吧!

微信图片_20200310150353.jpg

准备着,随时进入隔离病房

  2月4日下午3点半,张越第一次进入沧州市人民医院医专院区隔离病房。同事们细心地帮他穿好防护服,做好防护准备,“穿上防护服才知道,呼吸不畅,浑身不透气,特别不好受。”

  张越马上给那位危重患者做了全身的超声检查。当天晚上快8点的时候,张越才从隔离病房出来,直接进入了医院指定的区域进行医学隔离观察。

  2月6日,张越再次接到通知,需要进入隔离病房给患者做检查。他二进隔离病房。

  2月8日,张越三进隔离病房。

  一张张经张越之手做的检查图像,迅速成为专家们判断病情、提出诊疗方案的重要依据。

  2月9日上午,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张越笑着说,自己这回像是“无期徒刑”,因为还没到结束隔离的日子,他就得随时准备着进入隔离病房,而他结束隔离的日期,也只能这样一次又一次地后延。

来,让我们一起打赢这场仗

  张越的儿子在医院设备材料科工作,防控疫情的战斗打响后,年夜饭没顾上吃,直接就奔隔离病房紧急建设的一线了。这些天来,作为“后勤兵”,更是和同事们没黑没白地工作。张越说:“我们这叫‘上阵父子兵’”。

  更深的感触,来自于隔离病房里的工作。张越说,有位来自农村的老太太,70多岁了,在张越给她做完检查后,特别真诚地说了一声“谢谢”。每位患者在做完检查后,也都向张越表达着由衷的谢意。虽然一句“谢谢”能够经常听到,但那份真诚,却仍旧能够感染人心。

  张越由此想到,其实医生和患者,共同的敌人是疾病。面对未知,人们很容易产生一种恐慌的心理,作为接受过专业训练的医生,这个时候就得往上冲。他期待着,经过这一次的考验,医患之间能够多一些彼此的理解与信任,齐心协力,一起来面对共同的敌人,“一起打赢这场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