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健康科普 >>健康知识 >> 正文

健康科普

健康知识

“双硫仑样”反应

浏览次数:
字号:
+-14

随着现代人饮酒机会增多、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机会也会有所增加,对患者造成损害。我们有必要对双硫仑样反应有足够的认识。

1.什么是双硫仑? 双硫仑又名戒酒硫,作为戒酒药已收入美国、日本等国药典。酒精进入体内后,首先在肝细胞内经过乙醇脱氢酶的作用氧化为乙醛,乙醛在肝细胞线粒体内经过乙醛脱氢酶的作用氧化为乙酸和乙酰辅酶A,乙酸进一步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排除体外。而双硫仑可抑制乙醛脱氢酶的活性,使乙醛不能氧化为乙酸,致使体内乙醛浓度升高,产生不适。

2.为什么产生双硫仑样反应? 头孢菌素分子在母核的3位上含有甲硫四氮唑侧链,其在中性溶液中水解、重排成与双硫仑分子中相似的结构,可与人体内的神经细胞、肝细胞、肠粘膜、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乙醛脱氢酶结合,形成稳定的复合物,使乙醛脱氢酶失去酶的活性,使乙醇的中间代谢产物乙醛不能继续氧化,而在体内大量蓄积,血中乙醛浓度升高,出现一系列的血管运动性和神经精神性症状,致使小动脉、小静脉、毛细血管扩张,血浆外渗、血管通透性增强,并能反射性地引起交感神经兴奋,促使神经末稍释放大量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羟色胺等单胺类神经递质,从而引起过敏症状。

3.双硫仑反应的临床症状有哪些? 轻者头痛、头昏、恶心、呕吐、面部发热、皮肤猩红、结膜充血、出汗、口干、胸痛、胸闷、心跳加快、血压下降、烦躁不安、虚弱、视觉模糊、失神、精神错乱、痉挛、口唇和面部麻木、腹痛、腹泻、出现荨麻疹样皮疹等,严重的病例可导致呼吸抑制、心血管性虚脱、心律失常、心肌梗死、急性充血性心衰、惊厥、高血压危象、脑出血

双硫仑反应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头痛、头晕、意识障碍、精神障碍、抽搐等,或出现心血管系统症状-心悸、胸闷、胸痛、气憋症状、心电图均有ST-T改变等往往是病情严重的标志,与饮酒量和病程有一定关系,如果对此病认识不足,极容易被误诊、误治。严重病例得不到及时抗过敏、抗休克治疗,后果不堪设想。

4.导致双硫仑反应的药物有哪些? 导致此反应的最常见的头孢类抗生素是头孢哌酮,文献报道的绝大多数病例是由头孢哌酮和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引起。头孢匹胺、头孢孟多、拉氧头孢也可引起双硫仑样反应。

分子结构中不含有甲硫四氮唑侧链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如头孢唑啉、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氨苄、头孢他啶等;呋喃唑酮和硝基咪唑类抗菌药物甲硝唑、替硝唑在应用该药期间饮用含醇制品或合用含醇药品时也发生双硫仑样反应,其他如:氯磺丙脲、苯乙双胍、妥拉苏林、格列苯脲也能抑制肝脏线粒体的乙醛脱氢酶的活性,导致乙醛聚集,也能引起双硫仑样反应。

药物致双硫仑样反应可发生于接触各种含醇制品的患者,其中饮用白酒的患者发生率最高。同用氢化可的松注射液、某些酊剂、酒精消毒、酒精擦浴、酒精饮料等均可发生。

5.双硫仑反应的时间特点是什么?双硫仑反应一般在用药后5-10 min内出现,最快的2 min,最慢的4小时,持续反应时间为半小时至数小时,反应的程度与用药剂量和饮酒量成正比,儿童、老年人及过敏体质者更严重,如抢救不及时,也可引起死亡。

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的患者乙酰脱氢酶被抑制后4—5天才能恢复,因此在用药期间及停药后5—7天不应饮酒。双硫仑样反应不仅发生在用药期间与停药之后,用药前饮酒也可发生,所以用药前需仔细询问患者是否有饮酒史或乙醇接触史,以避免引起反应;同时还必须加强用药指导,向患者解释清楚,使患者积极配合,在停药之后7—10d内避免接触任何类型的含醇制品。特别对年老体弱多病患者及对酒精敏感的儿童更应注意,因反应的发生与个体差异有一定的关系,反应程度与药物剂量及饮酒量呈正相关。

6.如何发现双硫仑样反应?目前,双硫仑样反应尚无明确的诊断标准,也无特异的医技检查项目,只要症状发生与用药和饮用或合用含醇制品有密切关系(患者饮酒量均低于平时酒量),而与其症状相关的疾病诊断依据又不充分的情况下,即可诊断为双硫仑样反应。症状较轻者,一般无须特殊处理,及时停药或停用含醇制品后症状可逐渐缓解至消失,缓解所需时间为30min-3h;对症状较重者,除及时停药或停用含醇制品外,应立即平卧、保暖、吸氧、迅速建立静脉通路,静滴多巴胺、速尿、纳洛酮、大剂量维生素C、电解质等,维持正常血压,促进药物排泄,保持体内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并根据病情给予血管活性药等对症处理,大多能够较快缓解至痊愈,否则可因确诊或抢救不及时导致休克,甚至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