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 手机版

2.jpg

张宏君:隔离病房成“前线”,病人“点赞”动人心

发布时间:2020-04-28

院-10.jpg

院-14.jpg

  31岁的张宏君好像有着超出年龄的“沉稳”:为什么从事这个职业?也没特别的想法,觉得挺好的……隔离病房里的工作?嗯,我觉得还可以吧……但在这“平静”的表面下,是他每天要在重症隔离病房里直接面对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是他和同事们每天都要承担着巨大的体力上、精神上的压力……不过对于这位沧州市人民医院急诊科的护士来说,这些,“都是咱的正常工作。”

  主动请战,

  提前也没跟家里说

  2011年,张宏君大学毕业后成为沧州市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ICU的一名护士。当时男护士不多,重症监护室里的工作意味着什么大家都清楚,肯定要面对危重患者,随时都要绷紧一根弦,几乎每天都有“生命争夺战”。可也正因如此,张宏君迅速成长,也掌握、积累了宝贵的危重症护理技能与经验。

  2015年,张宏君调到急诊科。这下,他又跟急诊病人打起交道。每天停不住脚步,有时也要面对突发情况。急诊来的病人好多情况未明,有可能连患者自己都不知道患有其他什么疾病。这时,就需要接诊的医务人员,随时保持警惕性,用专业知识去判断、处理。这些工作经历为张宏君此次“出征”前方,打下良好的业务基础。

  请战,是张宏君一个人做的决定。当时没跟家里人说。考虑到两个孩子一个7岁,一个只有11个月大,他也真是不知该怎么跟妻子开口。父母那里,是担心他们会跟着“揪心”,所以还不如不说。直到接到通知,马上要出发了,张宏君跟妻子说了,妻子同样是名医务工作者,当时就哭了,但毕竟也是干这个的,知道国家面临着这种情况,身为医务人员只能往上冲,所以哭完也只是一个劲儿地嘱咐他一定做好防护。父母那里,看他已经做出决定,也选择了支持。但父母也同样反复嘱咐着:“一定小心啊!一定保护好自己!”就这样,张宏君踏上征程。

  挺进“火线”,

  在隔离病房里奋战

  2月19日,张宏君随着河北第七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出发了。到武汉以后,他和同事们进行了严格的培训。张宏君说,这样的培训相当于“新兵训练”,尤其在工作环境和用品上,让医务人员迅速熟悉并掌握。这都为顺利开展接下来的工作打下基础。

  2月23日,张宏君进入武汉市中南医院。这是当地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一家定点医院。张宏君要去的岗位,是重症隔离病房。那相当于这场战争的“最前线”。

  张宏君说,他和来自河北医疗队的同事们,一起负责其中一个病区。这个病区承担的任务量不小,几乎都是当地的患者。看到张宏君防护服上的“河北”字样,患者纷纷表示感谢。那一刻,张宏君说有一种骄傲油然而生,当然,同时也感觉到自己肩头的责任沉甸甸的。

  隔离病房里开展工作要面临许多与以往不同的不便。不过张宏君说他倒是都能理解,也尽力用最短的时间适应。因为病人比较多,需要护士做的各类操作也就相应比较多,输液、采血、采集咽拭子……几乎没有闲下来的时候。还要照顾病人的生活,同时兼顾到病人的心理疏导……这些加起来,让隔离病房里的医务人员没有按正常时间上下班的,张宏君最长一个班儿上了8个半小时,“不吃不喝不排”8个半小时,当回到宾馆躺在床上的时候,才觉得什么都不想干了,只想就这么躺着。

  医患温馨,

  盼望武汉早日恢复繁华

  除了岗位上的工作以外,张宏君还要跟队里其他的男同事们一起承担着一项任务:接收、搬运物资。因为人手少,队里女同志又多,所以这些男同志必须站出来。每次去车站接收物资,往往都在晚上12点半左右,而有时等卸完所有物资,已经是凌晨3点了。回宾馆洗个澡,睡不了多长时间,就又得爬起来开始一天的工作了。

  张宏君说,至今为止,倒也没有遇到什么“惊险”的场面,他把这归功于医疗队所做的细致准备。他说,就像打仗不能光凭热血一样,面对疫情,还是要突出医务人员的“专业性”,用专业精神和专业技术去预判,去解决。

  而在日常工作中,最让他感觉到温馨的,就是每次在病人病床边完成操作以后,病人的一声“谢谢”了。那声真诚的“谢谢”同样打动人心。有的病人还会对医护人员竖起大拇指,每到这时张宏君也会对病人说一句:“我们一起加油!”

  张宏君说,平时回到宾馆,他还要专门做一些简单的运动;食堂里准备的饭菜都很好,也有水果,他也会告诉自己“多吃饭,多喝水”……这么做也是为了最大限度保护自己的免疫力,让自己每天都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工作。

  张宏君目前已圆满完成援鄂救治任务与队友们一起回到沧州,他人虽然回来了,但是心依然留在武汉,时刻关注武汉疫情动态,他盼望着,武汉早日战胜疫情,恢复往日的繁华,到那时,他一定重回武汉,去好好逛逛武汉的繁荣街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