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 手机版

4.jpg

生死时速23小时!

来源:沧州晚报 发布时间:2021-11-05

  8月23日凌晨2:30,正在沧州市人民医院医专肿瘤院区值班的心外科副主任医师刘占豪,接到了心内科的电话,有一位患者确诊为主动脉夹层,需要转到心外科尽快手术。一听到“主动脉夹层”几个字,刘占豪没有任何迟疑,一面和沧州市人民医院医专肿瘤院区心外科主任贺焱取得联系,沟通患者的病情,一面参加会诊,迅速准备手术前的各项工作。接到通知的贺焱立即行动起来,联络科室其他医生赶往医院,同时思索着各种手术预案。他十分了解主动脉夹层有多么危险,可以说就像头顶随时落下的利剑,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就这样,一场长达23个小时的抢救,在沧州市人民医院多个科室团队的全力协作下迅速展开。

院报-13.jpg

  深夜11时突发重症

  8月22日深夜11时,市民李先生还在单位伏案工作。突然间,李先生的前胸、后背剧痛起来,持续不断的疼痛让他的状况越来越差。他的同事发现这一情况后,立即拨打了沧州市人民医院的120急救电话。作为沧州地区首家“中国胸痛中心”标准版认证单位,沧州市人民医院开通了“救心高速通道”,急救车直接将患者送入了“胸痛中心”。接诊的心内科医生经过诊断后发现,李先生的前胸、后背疼痛并非是急性心梗,医生通过CT检查发现,患者李先生是主动脉内膜和中膜破裂导致了主动脉夹层。心内科医生马上联系心外科,接到通知的心外科医生们闻讯赶来,快速协同其他科室的医生进行会诊,商讨手术方案。

  什么是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是人体内血液循环的动脉主干,分为三部分:升主动脉、主动脉弓、降主动脉,它的形状就像是一根拐杖,心脏上方伸出去的部分是升主动脉,这一部分向上有3个分支血管,分别走向脑部和双侧上肢;然后经主动脉弓转弯向下延伸为降主动脉,到腹腔又分出两个分支血管,走向双侧下肢。可以说,主动脉掌管着大脑和全身所有脏器、肢体的血液循环。”贺焱介绍说,“主动脉血管壁有内膜、中膜和外膜三层。高血压会增加血管破裂风险,如果主动脉内膜、中膜破裂,血液就会由破口处渗出,将血管内膜和外膜分开,形成了夹层。夹层可使主动脉壁外膜变薄,一旦血管外膜破裂,将导致患者大出血死亡。”医生在各项检查和术前评估中发现,患者李先生有主动脉夹层家族史,从小就患有高血压,心脏状态非常差。刚入院时,李先生的腿部由于缺血失去了知觉。此次病情爆发,随时会夺去他的生命。“患者主动脉从上到下都有撕裂,必须做急诊手术,先把性命保住,这是一切救治工作的基础。”贺焱说。从深夜到清晨,心外科团队联合多个科室反复研究患者的病例,为李先生制订了周密而详细的手术方案,将一切会发生的意外情况都考虑在内,并做好一切相关的抢救准备工作。为确保手术万无一失,沧州市人民医院连夜邀请了国内知名大血管手术专家、省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心外科主任赵永波,共同为患者进行手术。

  一场长达23小时的生命“抢夺战”

  8月23日上午9∶45,患者李先生被送进杂交手术室。“考虑到患者病情复杂,手术将分为两部分进行。第一部分手术是进行升主动脉和主动脉弓部分的人工血管置换。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患者的脑部和血液循环,手术采用了心脏停跳、体外循环的麻醉方式。这部分手术结束后,恢复患者自主心跳,然后进行第二部分手术——腹膜支架介入手术。”贺焱介绍说。沧州市人民医院医专肿瘤院区麻醉科主任张爱荣带领4名麻醉师以及手术护士提前进驻手术室,他们全程守护在手术台旁。

  患者被开胸后,医生首先要对病变血管进行分离。这是一项高精度操作的手术,医生在手术台上一站就是几个小时,直到下午4时,手术才完成。随后,被称为“人工心脏”的体外循环机衔接上阵。“人工心脏”运行平稳、患者体温逐渐降到32℃、心跳停跳……麻醉科副主任医师叶光磊和主治医师王灵通为患者建立了体外循环,并密切监测着机器上各项跳动的数值和指标。一切准备就绪,邀请到的省专家赵永波与贺焱一起开始了升主动脉和主动脉弓部分的人工血管置换手术。时间一小时一小时地过去了,一根根大小、粗细不一的血管与置换的人工血管精细吻合着……直到晚上11时,人工血管置换手术顺利完成。人工血管置换手术完成后,需要恢复患者的自主心跳。叶光磊、王灵通开始准备将体外循环机逐步停机。然而,患者的自主心跳非常微弱。“他的心脏无法承担起供应全身血液循环的动力,如果此时停止体外循环会非常危险。”叶光磊说。医生们全神贯注地监测着各项设备,并根据需要给予患者各种药物支持。之前计划停下的体外循环机继续协助着患者心脏缓缓跳动。

  突然间警报声响起,患者突发室颤。心外科和麻醉科团队当即进行心脏复苏。5分钟的“黄金抢救时间”,是生死之间的争夺,紧急抢救后,患者李先生的心脏又恢复了跳动。此时,患者的心跳依旧微弱,如果不能找出原因,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危机。贺焱冷静地思考着,与团队复盘着术前、术中患者所有的状况,然后做出决断——进行冠脉搭桥。“术前患者因身体状况无法进行冠脉检查,我们就考虑到了术中冠脉可能会出问题,所以早就做好了搭桥的准备。”贺焱说。8月24日凌晨1∶51,冠脉搭桥手术完成,患者状态逐渐平稳。随着麻醉师推注强心药物提供支撑,加上体外循环机精准地配合,患者能稳稳地维持住自主心跳了。心脏复跳成功!停机、止血、关胸,第一阶段手术结束。随后,患者转入介入手术室,进行第二阶段手术。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努力,医生顺利完成了腹膜支架手术,患者李先生主动脉上的多处撕裂完全堵住了。8月24日8∶45,手术全部结束,患者被送入重症监护室。迎着清晨的阳光,一直坚守在手术室的医护人员们才惊觉,原来手术已经进行了一天一夜。但极度的疲劳和困倦,也掩不住他们抢回患者生命的兴奋和喜悦。

  全力以赴挽救患者生命

  这场艰苦的手术,术前并不被人看好。为提高治疗效果,心外科团队咨询了一些国内知名心血管专家,不少人判断患者预后不好,一是手术过程危险,很可能抢救不过来;二是患者极易出现脑损伤,甚至成为植物人。

  “李先生今年38岁,无论是在工作单位还是在家庭,都是主力军和‘顶梁柱’。我们要做的不仅是抢救生命,还要帮助他恢复正常的、有质量的生活。”贺焱认真地说,“为了这个目标,只要有一分希望,我们就要付出百分的努力。”完成手术,只是治疗的第一步。“我们推行科学严谨的围手术期治疗,包括术前、术中、术后3个阶段。”贺焱介绍说,术前对患者进行全面体检、必要的辅助检查、术前用药、合并症的处理、多学科及时会诊、手术方式的拟订等;术中是麻醉诱导、麻醉管理以及术中手术的实施、完善止血等;术后积极对患者进行并发症的处理、康复训练等。近年来,作为沧州市人民医院重点发展学科的心外科,医生们潜心钻研、勇克难题,针对围手术期治疗方面取得了极大进展。两年来,心外科手术零死亡,正是规范、科学、严谨、全面的围手期治疗提供了坚实保障。对重症患者术后坚持不懈地科学治疗,使得看似渺茫的康复希望变成了现实。在术后康复期间,心外科医生轮流值班,监测患者身体情况。在医护人员的细心观察下,发现患者李先生双腿肤色不正常,腿部肿胀。这一状况立即引起贺焱的重视,他马上回想起患者刚入院时,双腿就因缺血造成麻木、失去知觉的情况。“术后患者恢复了正常的血运,但由于他入院前双腿失血时间过久,引发了骨筋膜室综合征。如果不及时治疗,李先生很有可能造成下肢坏死,甚至截肢。”贺焱立即联系沧州市人民医院医专肿瘤院区骨科医生,为李先生的腿部进行治疗。发现及时,治疗精准,医生保住了李先生的双腿。1个月的积极康复治疗,李先生不仅脱离了生命危险,而且神志清楚、思维清晰,肢体功能也在持续康复中。“这证明了患者被抢救的及时,极大减少了对大脑的损伤。相信不久后,李先生就能重新回归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贺焱说。

  “平常总说创造生命的奇迹,但在我看来,挽救生命的从来不是奇迹,而是全院上下的团结协作,是‘人医人’面对所有患者的永不放弃和全力以赴。”贺焱笑着说。

院报-1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