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精准诊疗 续航生命风帆——沧州市人民医院肿瘤院区纪实
2015年12月26日,是沧州肿瘤疾病防治与治疗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水岭”——沧州市人民医院肿瘤院区建成投入使用。以往,沧州肿瘤患者往往选择到京、津等地知名医院就医,给患者家庭造成诸多不便。沧州市人民医院以王兆发书记为班长的院党委高度重视医院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为方便患者就医,2015年建设医疗服务设施先进、功能设备完善的肿瘤专科院区,并推行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借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东风,联合京、津、冀、鲁等地在全国肿瘤诊疗领域知名的专家建成多学科诊疗专家团队,为肿瘤患者提供优质的诊疗服务。7年间,沧州市人民医院顺应历史潮流,聚资源、上设备、强技术、育人才、优环境,目前,肿瘤院区已逐渐成为享誉京津冀的肿瘤治疗“王牌”,狮城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服务。
去年,市人民医院肿瘤院区肿瘤多学科诊疗(MDT)负责人王炳胜,获“中国肿瘤MDT联盟区域牵头专家”称号,肿瘤院区为市人民医院再添殊荣。作为学科带头人和具体管理人,王炳胜以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先进的技术理念,为提高沧州肿瘤诊疗水平、服务于沧州父老生命健康,拓出一片开阔地。
◎格局宏大 无欲则刚
王炳胜,17岁入大学,34岁成为所在医院主要科室负责人,40多岁成为所在单位肿瘤学科带头人之一;2009年8月,他作为中国第九批赴利比里亚维和医疗分队队长,在利比里亚引入临床路径模式,冒着生命危险组织巡诊义诊活动,接诊患者2300余人。第九批医疗分队被利比里亚总统瑟利夫指定为总统和随行人员应急与伴随医疗保障医院,成为历次医疗分队中的第一次。出色完成任务后,医疗队被联合国授予“一级和平勋章”。
侃快爽朗,是王炳胜给人的第一印象。在肿瘤院区他的办公室里,随着交谈深入,坚毅、果敢、缜密、智慧、格局宏大等词语不断从听者的脑海里显现出来——而这些,都是开拓沧州肿瘤多学科诊疗不可或缺的支撑点。
以王炳胜在肿瘤诊疗领域的资历和实力,在京津等大城市完全可以做得风生水起,他应邀回家乡建设肿瘤学科诊疗体系,披荆斩棘,从头做起。
接到市人民医院领导的回乡邀请,王炳胜没有马上答应,一个契机使他下定了决心。那是他老家的亲属因肿瘤疾病到天津住院,期间他了解到当时沧州区域的肿瘤诊治能力,距全国水平还差很大一截。父老乡亲看病求医,往往要到京津大医院,付出了太多代价。建立沧州区域内的肿瘤诊治体系,为家乡父老生命健康提供优质服务,这种朴素的情感,促使他下了回沧州开拓新天地的决心。
王炳胜工作了30年,思虑精详,雷厉风行。多年从医生涯中,他在肿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多学科会诊(MDT)、肿瘤精准治疗方面,紧跟国际前沿学术成果,形成了独特的治疗理念与管理体系。
在市人民医院领导的真挚邀请和全力支持下,王炳胜回到沧州,在肿瘤院区开展肿瘤治疗多学科诊疗模式(MDT)这个新战场上,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和完备的体系构建。改革就会涉及到多方利益,但人心换人心,改革之后广大医护人员和患者共赢的局面,换来了人们的大力支持和赞扬。在王炳胜的理念里,MDT模式是医院“以患者为中心”最好的体现。这种模式下,会诊病例成为医院多学科专家共同研讨的对象。专家们在固定的时间里,集中到一起,共同围绕病例展开讨论。这相当于让患者同时得到多科室专家的集中医疗服务,获得最规范、最精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少走了弯路,缩短了诊疗时间,最大限度减轻了经济负担。
市人民医院从2016年就开始探索肿瘤多学科诊疗模式,自王炳胜加入后,以MDT模式为突破口,陆续建立起八大“肿瘤治疗中心”。再次优化、整合资源成立的肿瘤精准治疗中心,涵盖了放疗、化疗、安宁疗护等多项专业,针对肿瘤诊治的科室精准对接专家会诊体系、病患选择专家制度,一一建立起来。
努力的成果在数字上可以明显体现:肿瘤院区患者从2016年日均占床60人次,到2020年240人次至260人次;肿瘤患者诊疗人次由2016年3000人上升至2021年1.6万人;肿瘤MDT专业现有9个临床专科,2021年MDT为809人次。
◎京津冀联动 对接一流医院
2021年,市人民医院肿瘤院区继获评“健康中国2030行动计划——肿瘤多学科诊疗(MDT)中心”“消化系统肿瘤MDT试点单位全国优秀百家医院”两项国家级荣誉后,负责人王炳胜再次荣获“中国肿瘤MDT联盟区域牵头专家”称号,是沧州市此领域的第一位获奖专家。目前,中国肿瘤MDT联盟在全国共选出126名牵头专家,河北省有6名。
王炳胜介绍,肿瘤MDT的建立并非一蹴而就。这项模式对医生的专业水平,尤其对“学科群”的整体水平有很高要求。需要打破以往诊疗机制,建构起开放式的全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引入外地高端专家是重要环节。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院区首先通过基础建设、技术积累、人才培养、科研等工作砸实基础。有了扎实的基础后,院区先从邀请北大肿瘤医院专家来医院查房做起,同时将本院医生送往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进修,成立MDT专家库,优中选优,确定了24个专业、49位专家成为专家库成员。乘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东风,成功对接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来自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专家加入专家库,建立起了一支高水准的专家队伍,采取了“固定专家、固定时间、固定地点”的运行形式,每周两次的肿瘤MDT雷打不动。有时北京专家为了赶时间,穿着手术服,外面套件外套就直接坐高铁赶到沧州,甚至后来连高铁检票员都知道“这是北京专家”。强大的技术力量,成为肿瘤院区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多学科诊疗 云端化服务
肿瘤诊疗需要多学科系统化配合,此前,沧州区域在这方面是短板。王炳胜介绍,这一多学科诊疗模式,简称MDT,由来自外科、肿瘤内科、放疗科、放射科、病理科、内镜中心等科室专家组成工作组,针对某一疾病,通过定期会议形式,提出适合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继而由相关学科单独或多学科联合执行。
专家团队共同为患者制定科学、合理、规范的治疗方案,一开始就把患者诊治流程、各种治疗方法的先后顺序进行合理安排,抓住最佳治疗时机,最大限度减少了患者的误诊误治,避免了传统治疗模式中患者因多次转诊、反复检查引发的对治疗方案的不信任,缩短了治疗时间、节省了费用,减轻了患者家庭负担。
本着“一切为了患者”的出发点,肿瘤院区建起肿瘤MDT,纵深发展,以“线下”邀请北京专家来沧进行会诊为基础,扩展到“线上”打造“云端”MDT会诊模式,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邀请行业领域内顶尖肿瘤专家通过网络会诊,为患者量身打造个体化、科学精准的诊疗方案,为患者生命“续航”。
从今年2月起,医院把以往的系统疾病会诊改为以专病为单位的多学科会诊,设置了肺癌、食管癌、妇科肿瘤、头颈部肿瘤、骨肿瘤、淋巴瘤、胰胆癌、胃癌、结直肠癌等10多个专病组。这意味着MDT会诊将更专业、更细致、更精准。今年年初,院区扩容专家团队,大幅度增加院外专家数量,扩展合作医院,涉及放疗、外科、内科、介入、病理、免疫等相关专业,均为京津冀知名医院及相关领域一流专家。专家会诊时间也由以往的每周2次,改为每周4次;由每次2小时增加至3小时,每周增加6小时的多学科诊疗工作。实现了从综合肿瘤多学科向单病种多学科转变,推动MDT多学科诊疗向更快捷、更专精的领域跨越。
◎凸显生命尊严 给予人文关怀
新学科体系和治疗体系需要在实践中检验,群众满意、百姓称赞是最好的认可,在肿瘤院区,受益于MDT多学科诊疗的例子很多。
比如南皮患者耿女士,就是MDT多学科诊疗的受益者。最近她来市人民医院肿瘤院区做复检,看着“无肿瘤复发及转移”的检查结果,话语里是道不尽的激动和感谢。
2020年12月,耿女士被诊断为食管胃结合部癌,伴胃周及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由于到了肿瘤晚期,已经无法通过手术完全清除肿瘤。她对治疗失去了信心,但医生们没有放弃,为她申请了消化肿瘤MDT会诊后,专家给出治疗方案。经过8个周期化疗后复查,发现肿瘤及转移淋巴结明显缩小。2021年4月,再次进行MDT专家会诊,实施手术后,经过标本病理检测未发现肿瘤细胞。又经历一年的定期复查,如今耿女士身体状态良好,没有肿瘤复发和转移。她说“原以为已经没有做手术的机会,没想到医院请来北京知名专家会诊,又救回我一条命!”
沧县患者刘先生也是MDT多学科诊疗的受益者。刘先生被诊断胃癌晚期,咨询了不少医生,有的建议手术,有的建议化疗。来到沧州市人民医院肿瘤院区后,患者想进一步咨询北京专家。根据刘先生实际情况,肿瘤院区邀请北大肿瘤医院消化内科、消化外科及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天津肿瘤医院等相关专家进行线上多学科会诊,给出先化疗的治疗方案。
化疗4个周期后,再次进行多学科会诊,专家评估已经可以进行手术切除肿瘤。目前刘先生没有复发肿瘤,恢复了正常生活。这些都是实施肿瘤多学科诊疗模式,以最快速度、最短时间为肿瘤患者赢得后续治疗机会的生动写照。
提供科学先进的医疗服务之外,医院还根据患者情况,为他们提供生活和精神上的服务。比如给百岁老荣军董老过生日,董老因肿瘤晚期伴多发转移,病情危重,转入肿瘤院区治疗。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诊疗和照护,老人的精气神越来越好,和大家的交流也多起来。董老成了病房里的“励志”模范。
老人马上就满百岁,尽管渴望回到家中,无奈身体状况不允许,这个生日不打算过了。医护人员得知这个消息,马上悄悄为老人准备了一份特殊的生日礼物,还精心绘制了专属生日贺卡。当病房的医护团队将精心准备的生日礼物交到老人手中,并为老人送上最真挚的祝福,唱起生日祝福歌时,老人手捧医护人员绘制的生日贺卡几近落泪。他说这是人生中最难忘的一次生日,在这段日子里他感受到了幸福,身体不疼了,还有了充足的睡眠,亲人的陪伴,花朵很漂亮,阳光很温暖,他是幸福的。
还有在医院就诊的泊头张先生,在治疗过程中,医生发现他情绪非常低落,于是,经常和他聊天,进行心理疏导。从聊天中得知,张先生家庭非常困难,一家4口人,老父亲年迈多病,妻子患严重先天性心脏病,术后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儿子年幼,仅仅2周岁。张先生是家庭中唯一的经济来源及支柱。
医护人员向院领导汇报后,院领导决定要提供经济上的帮助,捐助现金,减免医疗费,同时叮嘱医生给患者心理上支持。医院职工们得知后纷纷送来200、500元不等的捐款,其他患者家属和社会力量也参与其中。医院党群部组织志愿者到病房进行慰问,现场进行了诗朗诵、脱口秀等有助于舒缓情绪的表演。当时的窗外天寒地冻,窗内温暖如春,张先生几度哽咽。
王炳胜说,生命有尊严,照顾要贴心,治疗讲体系,管理要科学,肿瘤院区的建设与管理,处处要为沧州父老尽心尽力。